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化学学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化学学科 > 教育科研

教师要带着思想上课

来源:化学组  发布人: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4-06-11  浏览次数:

教师要带着思想上课

   为什么要带着思想上课?这是因为,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就教学而言,带着思想上课而非知识上课,更有利于实现优质高效。然而,当前,许多教师不是带着思想而是带着知识上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分享思想,而仅仅是交换知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深度思考“思想与苹果”交换的典故。这个典故的大意是,一个苹果跟别人交换后,还是只有一个苹果,而思想交换后就拥有两种思想了。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是学生思想的领导者、引导者、传播者。

   只有带着思想上课,教师的思想才能领导学生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实现师生思想上的教学相长,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才能促进师生教学思想的成长,才能催生新的思想。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思想改变命运,是如何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思想改变命运。思想决定了人生的长度、厚度和宽度。

    为此,今年,我们向广大初中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带着思想上课。前段时间,我们举行了“首届初中骨干教师现场限时备课大赛”,其目的和用意也就在于让教师摆脱教材的枷锁和桎梏,熟悉教材、整合教材、内化教材、优化教材、突破教材,形成个人特有的学科教学思想,引导教师“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克服照本宣科、机械照搬的教条主义倾向。

   事实上,备课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劳动,是一项艰辛复杂的劳动。备课是创作,备课是创造,备课的过程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教师撰写的教案或学案是教师的独创作品、原创作品,而不是教材的复制品,更不是他人教案或学案的仿制品甚至是赝品。教师真实的独创教案或学案应当拥有著作专利权,剽袭别人的教案或学案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那么,教师应当带着什么思想上课?

   从宏观讲,教师应当带着三种思想:教育思想、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教育思想是指将古今中外整合了的、自己吸收消化了的先进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人本主义、主体与主导思想等。

   科学思想就是要把每一门学科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教学首先是科学。它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气度、去伪存真的精密度。每一教师应当而且必须从学术角度、科学的高度研读课程(学科)并践行之,逐渐涵养科学意识和学术风骨。

   哲学思想就是既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又要借鉴唯心主义的有益观点,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善于运用辩证法思想,不要走极端,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立统一的关系,如主导与主体、内因与外因、个性与共性、认识与实践、量变与质变等关系。

   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都有利有弊。作为教师,应当寻找或创立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或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

   从中观看,教师也应当带着三种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以人为本思想、新课程改革思想。

   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以育人为本或以做人教育为本。就是要反对以学校升学率为本、以学生分数为本的应试教育。

   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应当解读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学生的分数为本。在此思想指导下,创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关爱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成长。

   新课程思想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系统化,新教材是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思想的物化和载体。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教的方式对于教师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准确定位,学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要求灵活多样,过程性与终结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的主体要求多元化,防止一把尺子衡量教学质量和效益。

   从微观说,教师还应当带着三种思想:课程思想、学科思想和跨学科(段)思想。

   不言而喻,课程思想高于学科思想,统帅学科思想,指导学科思想。一个没有掌握课程思想的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科的中心思想。

   学科思想高于学科知识,包括教材整体思想、教材单元思想和教材课时思想。教师首先要建立学科思想目标体系,搞清楚本学科的中心思想。其次创建学科育人目标体系,搞好学科德育,做好人师。再次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搞好知识网络、知识点的纵横联系、新旧联系、知行联系。

   跨学科(段)思想就是要求教师明确与本学科(段)相近或相关学科(段)的关系和联系,搞好学科思想和知识的有机结合,搞好学段思想和知识的衔接教学。

   从教师人格品质来说,教师还应当重点具备三种思想:课堂公平思想、随机应变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

   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公平问题,关注个性差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尽最大努力提供均等机会,对学生一视同仁,力争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课堂公平事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望,不可等闲视之。教师公平了,学生才能亲爱教师,学生亲师了,才能相信师道。所以说,教师是学生鲜活的德育教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意料之外的课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即时性信息,调控好课堂、有效驾驭课堂,就必须具有随机应变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进行有效地课堂管理,俗话说的好:“三分教,七分管。”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激活生成,促进生成,扩大生成,延伸生成。

   民主自由不仅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远大追求,也是课堂文化应有的品质和境界。教师自身应当具备民主意识,给学生学习提供应有的自由时空,形成民主自由的课堂学术氛围,从而养成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学生才有可能勇于追求科学、民主、自由和真理,并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只唯真。

 

    综上所述,倘若课堂没有思想,课堂就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灵魂,没有了脊梁。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思想,人不成其为人,跟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倘若课堂只有知识点、考试点,课堂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课堂的性价比就低得可怜,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倘若课堂有了思想,课堂才有生命力、生成力,师生才有发展力和创新力,课堂的性价比就是好的。如果教师有了正确的思想,生命才有意义,人才活得精神,人才获得有尊严。正确的思想是永恒的,有正确思想的人是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