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会员登录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主页
  • 会员中心 | 退出登录
  • 待阅短信:{message} 条
  • 待签文章:{signinArticle} 篇
  • 登录次数:{loginCount} 次
   
  • 学校新闻
    • 校办
    • 德育
    • 教学
    • 科研
    • 后勤
    • 工会
    • 支部
    • 社团
    • 财务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组织机构
    • 教育理念
    • 办学条件
    • 教学策略
    • 办学特色
    • 办学成果
    • 交通地图
    • 校园风景
    • 规章制度
  • 学生园地
    • 德育天地
    • 校园之星
    • 学生成果
    • 学生社团
    • 学生习作
    • 社团活动
  • 教师园地
    • 党团生活
    • 名师风采
    • 教师作品
    • 教师成果
    • 工会活动
    • 教师博客
  • 德育经纬
    • 班主任发展
    • 团委少先队
    • 宿舍生活
    • 学生平台
    • 常规管理
    • 生命教育
  • 家校联系
    • 告家长书
    • 放假通知
    • 公示专栏
    • 交流联系
  • 年级主页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2008届
    • 2009届
    • 2010届
    • 2011届
    • 2012届
    • 2013届
    • 2011级
    • 2012级
    • 2013级
    • 2014级
    • 2015级
    • 2016级
    • 2017级
    • 2018级
    • 2019级
    • 2020级
  • 教学教研
    • 教学常规
    • 教学教研
    • 课程建设
    • 学科活动
    • 青蓝工程
  • 教育科研
    • 科研新闻
    • 科研信息
    • 课题研究
    • 教师培训
    • 科研成果
  • 后勤服务
    • 后勤管理
    • 本周菜单
    • 工作成果
    • 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
  • 招生招聘
    • 招生新闻
    • 招聘信息
    • 招生政策
    • 工作安排

推荐阅读

  • 武进前黄实验学校学生居…

打破新课程下初中学生失败教育的尴尬

作者:毛宇平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7日 点击数:

打破新课程下初中学生失败教育的尴尬  

                        ——读《教育的智慧》有感  

前黄实验学校       毛宇平  

一、起因:中国初中学生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我常听说学生要快乐教育,优秀的学生是教出了的,教育要用智慧。这些都是那些教育专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遇到的问题用他们的方法和观点,是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于是有人就提出这样的看法,说现在的教育专家是用砖头做的。这种讽刺在程度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以偏概全,你想想中国的革命成功,就知道了。当时,我们照搬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因为俄国革命成功了,而本国的现状与之差不多),结果是我们中国的革命屡战屡败,共产党人是血流成河啊!你能说专家的理论和外国的经验没有道理吗?因此,在我看来理论固然重要。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但是在实践中还要讲科学性,即要让教育的理论和中国的学生教育活动相结合,走自己特色的路。因为,每个国家的学生习惯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同,教育的国情也不一样,地区还有差异。  

每当我想起中国初中学生的教育状况,我真是浮想联翩,夜不能寐,一泻千里。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好了,再加上独生子的优越性,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糟糕。可以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冲突起来,形成了教育的尴尬。种种情况的确令人担忧,因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运盛衰啊!  

二、中国的初中学生教育要走自己特色的路  

在我看来,教育好学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作为一个教师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要好好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和课堂教育论等。只要通过丰富的教育经验,加上自己的不断实践,再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克敌致胜”。让自己的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理 解 老师的爱,老师的良苦用心。  

那么,具体来讲,怎样打破新课程下初中学生教育的尴尬呢?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先努力起来。  

第一、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我们中国人口众多,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样就使各地的学生成长的条件不一样,东南沿海地区开放早,条件好。学生有优越感,甚至有不劳而获的思想,吃不了苦,自己的事情有家长包办,生活能力比较差。而西部区的学生,自立能力强,有传统观念,比较朴素,传统道德好。而面对这样不同的人群,你的教育就不能用同一种方法。甚至,对东部地区的学生,要教会他们劳动,认识到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光荣。只有思想健康了,教育才会有效果。而面对西部地区的孩子,就是生活上的一点关爱就会感恩老师。你只要好好传受知识和道理,他们自然就会成长起来。  

第二、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地区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我们东部地区比较发达,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这中环境中成长,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自我、自私、一切向钱看。他们崇拜金钱、物质,把物质生活放在第一位。如比吃穿,比家里的接送汽车,比居住的房子等。而对于学习没有放在第一位。许多是家里驱赶着前进,而头脑想着家里的财富归自己所有,他们没有感恩,只有优越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家里爷爷奶奶的宠爱,导致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而打工家庭的孩子,他们条件差,要读书。把读书看作是幸福未来的出路。这样,教育方式就要适应环境。对东部地区学生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对西部地区的孩子,要多一关心和爱护,满足他们的学习条件,就能使他们在温暖中成长。  

第三、了解学生生活的家庭。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窝。一个家庭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常说: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家庭中家长的行为和习惯不好,培养出来的学生行为就会受影响。因此,条件好的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就会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如果不正确引导,就会出问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为一味追求享受。而家庭条件不好,有些会逆境出人才,但是有的会自暴自弃,因此老师在这里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一定要多家访,多联系家长,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心理是脆弱的,老师的一点普通关心,学生会感激一辈子。老师的一点爱的火化,会让学生点亮走向成功彼岸的明灯。  

三、中国初中学生教育要严和爱结合起来  

最后,我要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要变坏。在改革开放下的教育,无论是用中国的传统教育,还是用西洋的竞争教育,有一点要记住,就是教育要看对象,要符合本国的国情,符合本国的实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爱与责任是并存的,惩罚的教育是不完美的,一味纵容学生的的快乐教育,只会姑息养奸;而一味家暴的棍棒教育,也会伤害孩子们的心灵。所以,树立教育的形象,创新课程下中国教育的新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一起努力。这样才能打破目前教育的局面。我相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目前中国教育的失败之路,一定能走上健康的大道。  

   

                                                        2014-11-05   




  • 上一篇:浅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思考和策略
  • 下一篇: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新园路14号 邮编:213172
电话:(0519)68881503 86511053 86514001 86512911 86511353 86511787
电子邮箱:qhcs@qhcs.cn | 苏ICP备10052206号-1 | Designed by AM | 版权声明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