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会员登录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旧版主页
  • 会员中心 | 退出登录
  • 待阅短信:{message} 条
  • 待签文章:{signinArticle} 篇
  • 登录次数:{loginCount} 次
   
  • 学校新闻
    • 校办
    • 德育
    • 教学
    • 科研
    • 后勤
    • 工会
    • 支部
    • 社团
    • 财务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组织机构
    • 教育理念
    • 办学条件
    • 教学策略
    • 办学特色
    • 办学成果
    • 交通地图
    • 校园风景
    • 规章制度
  • 学生园地
    • 德育天地
    • 校园之星
    • 学生成果
    • 学生社团
    • 学生习作
    • 社团活动
  • 教师园地
    • 党团生活
    • 名师风采
    • 教师作品
    • 教师成果
    • 工会活动
    • 教师博客
  • 德育经纬
    • 班主任发展
    • 团委少先队
    • 宿舍生活
    • 学生平台
    • 常规管理
    • 生命教育
  • 家校联系
    • 告家长书
    • 放假通知
    • 公示专栏
    • 交流联系
  • 年级主页
    • 2005届
    • 2006届
    • 2007届
    • 2008届
    • 2009届
    • 2010届
    • 2011届
    • 2012届
    • 2013届
    • 2011级
    • 2012级
    • 2013级
    • 2014级
    • 2015级
    • 2016级
    • 2017级
    • 2018级
    • 2019级
    • 2020级
  • 教学教研
    • 教学常规
    • 教学教研
    • 课程建设
    • 学科活动
    • 青蓝工程
  • 教育科研
    • 科研新闻
    • 科研信息
    • 课题研究
    • 教师培训
    • 科研成果
  • 后勤服务
    • 后勤管理
    • 本周菜单
    • 工作成果
    • 工作计划
    • 安全工作
  • 招生招聘
    • 招生新闻
    • 招聘信息
    • 招生政策
    • 工作安排

推荐阅读

  • 武进前黄实验学校学生居…

记数学组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

作者:白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点击数:

撑起课题长蒿 漫溯课堂深处

——记数学组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暨市级备案课题第二次活动


2021年10月14日下午,前黄实验学校数学组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暨市级备案课题《基于深度学习建构数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第二次活动在攀登楼会议室5举行,活动由数学教研组长、课题主持人徐宏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围绕市级备案课题展开,全组20位研修班学员、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片1.png 


一、同题异构,课堂践行

赵寅钧、秦杨、朱超超三位新教师同题异构,上《从问题到方程》展示课。三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态亲切,语言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


图片2.png


二、思维碰撞,共同成长

全组老师积极深入课堂听课学习,撰写了评课稿。七年级备课组长奚文亚老师汇总评课意见,作了反馈。各位老师还针对本节课作了深入思考,积极交流,思维碰撞。

薛如梁老师的思考:如果对于这节课的课题《从问题到方程》要是能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得理解就更加完美了。下面我谈谈我对本课题的理解: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是字母表示数。学生已经从小学只会解决具体数字的问题,发展到了抽象运用字母阶段。为什么有些问题要运用方程来解决?要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存在的必要性。其实可以举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工程问题等这些在小学可以用除法解决,但有时会让学生转不过弯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需要逆向思考。如果利用方程,那么这些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做,因为只需要正向思考,按题中条件直接就可以列出等式。比较之下,学生就更加能理解到学习方程的必要性。以前需要逆向思考的很多问题都通过解方程这一统一的数学步骤解决。看似没有以前直接列算式简单,但其实是思维上的简化。在课堂上可以设计这类问题,让学生分别用直接计算和列方程方法,切身感受到“从问题到方程”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刘振红老师的思考:本节课的课题是,从问题到方程,侧重点应该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可以引导学生先用文字表述等量关系,然后转化成方程实际,通过文字的过渡,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文字到符号的转化难点容易突破。第二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中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例如,探究三的行程问题,变化的量是什么?时间和速度。不变的量是甲、乙城市的距离不变,那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变的量来建立等量关系。

 三、撑起课题长蒿 漫溯课堂深处


 图片3.png


图片4.png


活动最后,课题组主持人徐宏老师向全体课题组成员反馈了课题第一次活动即9月的开题活动中专家的建议意见,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正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理清了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安排了下一步课题的研究内容。

今天的研讨交流活动,是理论和现实的碰撞,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路上少一些浮光掠影,多一些理性与深沉的思考。课题教研路漫漫,我们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一同撑起课题长篙,渐渐漫溯课堂深处!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2021-2022年前黄集团化教学历史组第1次教研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新园路14号 邮编:213172
电话:(0519)68881503 86511053 86514001 86512911 86511353 86511787
电子邮箱:qhcs@qhcs.cn | 苏ICP备10052206号-1 | Designed by AM | 版权声明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