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语文学科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 课题列表 > 所有课题 > 语文学科 > 课外学习资源

《心理学效应在教师工作中的启示》之暗示效应

来源:盛洁推荐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4-09-19  浏览次数:

《心理学效应在教师工作中的启示》之暗示效应

(威海三中  吴宾)

有一个男孩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智力、能力也很普通。但他的母亲从小对他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比别的孩子更出色,长大一定能考上大学(当时考大学是一件事非常难的)。由于他妈妈的影响,这个孩子从小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比别的孩子更出色,每当考试不理想,就深深自责,认为是自己的不努力导致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他的名次在班级名列前茅。到了高中,这个男孩逐渐懂得,并不是自己很聪明,只是通过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个很好的名次。此时的他不需要妈妈的督促和监督,在高中能够自觉地刻苦学习。通过努力,高中毕业后,这个男孩考上了全省最好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这个男孩的妈妈,不断地给男孩心理暗示,最终影响了男孩的人生,让孩子走向了成功。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了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正确的心理暗示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时刻刻都会对学生产生心理暗示。而心理暗示有积极正面的暗示,也有消极负面的暗示。有的老师对这些心理暗示浑然不知,无意中给学生很多负面暗示,导致了学生走向了消极的道路。

例如,一名班主任在班上经常数落自己的学生,在这件事上不如别的班,在那件事上也不如别的班,久而久之,这个班主任所带的班级真的成了最差劲的班级。相反的,如果班主任经常表扬自己的班级比别的班级做得更好,结果这个班很可能真成了优秀班级。由此可见,表扬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好。有些时候,老师应该批评学生,但整体而言,老师表扬学生的次数应该多于批评学生的次数,否则就违背了心理学规律。

一个孩子天天受父母、老师的批评和打击,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冥顽不化的坏学生。有的老师虽然没有经常公开的批评学生,但是老师的内心却给学生贴上了“标签”。如果老师认为这几个学生是聪明、刻苦的好学生,那几个学生是脑子笨、反应慢、调皮的“坏学生”。老师与学生交往过程中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会暗示出老师对不同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影响和暗示学生。那些受老师器重的学生,发展的要更好一些,而那些老师不拿正眼瞧一眼的学生,自尊和自信都会受到的打击,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

有的学生由于无意间得罪了老师,老师就记恨在心,上课不提问他,平时不拿正眼瞧他,学生和他打招呼,他没有一点反应。这种“冷惩罚”比体罚还要“有效”,甚至会让学生自暴自弃。老师的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教师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而“冷惩罚”无人监督,也不易被人觉察,所以长期存在,且被老师或多或少的使用,让成千上万的孩子成了“冷惩罚”的牺牲品。几乎每个学生在求学阶段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这样的老师,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只能忍气吞声。

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应该是积极的、正面的、阳光的,而不应该是消极的、负面的、阴暗的。哪怕是学生或者学生的家长的确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情,我们也不要“冷惩罚”学生,这是由老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的。我们不能因为家长或者学生素质不高,而去“冷惩罚”学生。

有个家长很会“来事”,经常给班主任送点小礼物,和班主任关系很好。由于工作的调整,学校换了一个新班主任。这个家长觉得如果换了班主任,那么她以前的“投资”就全部泡汤,于是就百般阻挠,甚至对新班主任进行造谣中伤。那么,新班主任在工作中,肯定不能很明显地去惩罚这个学生,否则家长就更能找到借口告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新班主任选择了对这个学生进行“冷惩罚”。可是,从头到尾,学生犯了什么错呢?所以,我希望,在任何情况下,老师都不要用“冷惩罚”来对待学生。

老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学生“坏”的心理暗示,而应该给学生“好”的心理暗示。因为学生会不自觉地接受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老师的影响和暗示。《论语》里面的“亲其实,信其道”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老师被学生厌恶、轻视、不信任,哪怕这个老师课讲得再好,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差。

一个老师和领导闹了矛盾,如果领导当面给这个老师难堪,会影响这个领导的威信。而恰好,这个领导和这个老师教相同的班级,于是领导在授课的时候,暗示这个老师授课不行,于是那些学生对这个老师开始怀疑、抵触,这个老师的教学成绩越来越差。因为教学成绩差而遭受惩罚,别的老师也就没有闲话了。利用学生来打压同事的现象非常常见,这种严重违背师德事情应该杜绝。因为这不仅仅损害老师的师德,更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心理暗示又分为个体暗示和群体暗示。有的学校学生胸牌的编号就是学生的名次,第一名是1号,第一千名是1000号,结果学生个体容易受到的胸牌的暗示;有的学校按照名次来划分班级,最好的学生都在一班,然后依次是二班、三班、四班……,最差的学生在最后的班级,那么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受到的集体暗示。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

即便是班级的整体成绩比较差,但也会有考得很好的同学,对于考得好的学生,老师应该在班上集体表扬,让那些考得不好的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学习条件,为什么有的同学考得很多。对那些考得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单独找他们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如果老师当着全体学生的面说,咱们班的成绩整体不好,那么不但给全体学生消极的暗示,学生也很可能会觉得你这个老师教学能力不行。

不但老师能给学生心理暗示,学生之间也会有相互的心理暗示。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好,学生都乐意学习,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风气,这个班的成绩自然会很好。但有的学生不学习,周围的学生进行效仿,也不学习,班级的整体成绩越来越差。有些时候,我们劳心劳力地去教育那些不学习的学生,并不是期望他们能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其实那些倒数的学生往往不计算在班级平均分之内),而是让他们别给周围的同学消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像一把双刃剑,每个领导、老师都应该给同事、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而不要把心理暗示当成害人害己的秘密武器。